從電工到工控軟件開發員,從自控設備到軟件編程,從技術研發到市場開發,馬著扎根他的創新工作室,在智能礦山建設方面取得累累碩果。今年,他更是帶領團隊在金川集團龍首礦實現了“5G+電機車無人駕駛”新模式,加快了5G技術在冶金礦山行業的落地,為國內智能礦山建設按下“快進鍵”。
1988年,馬著成為了首鋼礦山的一名電工。從技校到工作崗位,馬著對計算機的癡迷就沒變過。“我當時非常好奇,為什么敲打幾下鍵盤,計算機顯示器上就可以出現漢字,我決定在下班以后花時間來研究一下計算機,看能不能與我的工作產生什么‘化學反應’。”工資悉數用來買教材,整日沉在電腦海。馬著從一名工人鍛造成了技術骨干。他參與研發的井下電機車自動駕駛系統,開創了無人駕駛先河,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,使電機車操作工人成功離開井下,可以在辦公室內通過電腦遠程控制電機車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地下采礦自動化領域的創新創造,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,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,取得了國家發明專利。馬著也成為了行業內知名的智能礦山專家。
2020年年初,馬著創新工作室并沒有因為疫情耽誤項目進度。在紫金礦業有軌電機車無人駕駛改造項目中,有16臺電機車,8個溜井,2個卸礦站,生產需要統計卸礦站卸了多少礦,溜井裝了多少車,礦車拉了多少節,需要統計班產、日產、月產,這就要求系統具有非常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,但自動化PLC在現場控制方面非常精準,做數據統計、分析、處理則不占優勢,尤其是對大量數據的處理非常吃力。馬著決定帶領徒弟們進一步完善電機車報表功能。經過反復試驗后,他提出嘗試一下自動化與信息化結合的方式,充分利用信息化分析判斷、數據庫查詢、報表生成等優勢。為了避免人員接觸,他們利用線上會議系統,進行技術研討,并加強與業主單位的線上聯系,開展遠程調試。最終攻克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“特殊接口”,滿足了數據的正常讀取。
2020年春天,電機車報表系統正式上線,實現了實時報表、班組報表、日報表、月報表等統計,得到了業主單位的高度認可,為后期項目再次升級提供了技術條件。
今年5月,馬著帶領徒弟們與中國電信5G技術團隊通力合作,集體攻關,充分利用5G通信“大數據量、低延時”等特點,經過深度開展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的探索與試驗,最終打破了原有機車的2.4G WiFi通信模式,成功將通信系統升級為5G,實現了5列、14臺電機車在5G通信模式下的無人駕駛和智能調度,全面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、可靠性,首次實現了電機車無人駕駛與5G通訊技術的完美融合,為用戶提高生產效率,改善崗位環境,降低人工成本創造了條件,為推動國內智能礦山建設邁上新臺階貢獻了力量。
多年來,馬著創新工作室始終站在地采自動化技術前沿,跟蹤國內外礦業工程領域專業技術發展最新動態,保持地采自動化技術的實用性、先進性、前瞻性和示范性,積極為職工技術提速搭建平臺。馬著在注重課題研究攻關的同時,也十分看重精神和技術的傳承,他帶出來的徒弟個個腳踏實地、樂于鉆研。首鋼勞動模范潘海濤就是馬著的得意門生。“最開始的時候,我對地采通風系統不太了解,我師傅就從工藝、設備等方面系統地為我講解,讓我明白了如何實現最優化、最理想的通風系統。在我眼中,師傅搞了這么長時間計算機,大腦就像是CPU一樣強大。”潘海濤回憶,馬著師傅不僅有著豐富的技術、項目經驗,而且在專業領域的眼光非常長遠,對年輕工人的幫助非常大。
如今,馬著創新工作室還在持續創新,不斷為國內智能礦山建設開辟新路。